錦州大德堂中醫館

遼寧省 錦州市

清代老字號大德堂

 

大德堂為清代藥店字號,創建于清康熙五十一年(1713年),它是由義縣胡姓家族創建的。當時在錦州小凌河西太平街設有一個分店,在城內元寶胡同設有一個外棧。大德堂藥店又稱大德藥局。清嘉慶十八年(1813年),胡家第四代的胡老大繼承了產業。由于胡老大呆傻(外號胡大傻子),故實際掌家人為其老婆胡氏,胡氏選聘的第一任經理是河北盧龍燕河營人薛鏡波,為東家全權代表。后由河北撫寧榆關區沙河莊王崇山接替,大德堂藥店發展比較迅速。咸豐八年(1858年),又聘張菊園為經理,具體管理大德堂。光緒四年(1878年),改任劉恩波接替,此時,由于用人得當,大德堂生意達到了鼎盛時期,大德堂的主店已設于錦州老城東街路北,離老城中心鼓樓不遠的地方,有3間房的營業室,門前立有通天石制金字招牌,高達10余尺,上書 “采購暹羅緬甸川廣云貴,經銷地道生熟飲片藥材,丸散膏丹俱全“,門上掛有膏藥幌子,進門過道串堂掛有橫聯,上書“龍幡橘井,虎守杏材”,橫聯上方掛有“大德藥局”金字牌匾。

胡老大無后,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其弟胡老三的獨子胡侶樵成為大德堂的東家。此時,大德堂占有3層套院計15間房,資金5000元,店內從業人員20余人。正副經理先后有田和江、劉恩波、曹東閣等。

大德堂內分三大部分:一是,前柜房為營業室,負責藥材采購,中成藥、藥材銷售,內外聯系等,有1名掌柜的(俗稱欄柜頭)負責。下設采購員、營業員數人。拉藥匣子的營業員(抓藥的),必須有一定的業務、文化水平,俗稱“半拉子先生”,懂得藥性、藥理,認真核對藥品與藥方,要求一絲不茍,并且熟悉各種字體文字的寫法,因為中醫先生有各種的字體,弄錯了藥名,則有生命危險。

二是設置診室,大德堂聘請錦州名醫為坐堂醫生,給患者診脈,開藥方治病,這樣的醫生有的是按藥方金額提成,處方多、金額多,多得,少則少得,不給工資。但有的年代,根據情況有按月或按年發給工資的時候。

三是制藥作坊。當時的商家都是前店后作坊的營業方式,大德堂也不例外。當時設有藥劑師、技工、雜工若干人。設備有:藥鍋、藥壺、藥碾子、模子等。主要產品有:丸、散、膏、丹、片、漿、液等。如:牛黃安宮丸、回天再造丸、牛黃清心丸、蘇合片、六神丸、山楂丸、七厘散、大活絡丹、小活絡丹、麝香接骨丹、追風膏、止痛膏、丹參片、止痛片;蜂王漿、補腦液、各種藥酒等,品種多達1200余種。產品運銷至山海關、熱河、赤峰等地。大德堂制的牛黃安宮丸、麝香接骨丹的療效可與北京同仁堂相媲美,馳名于內蒙與遼西。配料設專人,配方比例保密,絕不外傳。貴重藥品有:牛黃、麝香、珍珠、虎骨、血蝎等單獨保管。成份加倍的叫“雙料貨”。藥料要求純正無雜,份量要求精確。對各種藥品質量都有一定的標準要求,熬藥有專人負責,關鍵是火候的大小與緩急,對時間長短,絕不馬虎大意。只有這樣,才能制出達到最高療效的成品藥來。

其次是包裝,對紙盒、藥瓶等外表商標、圖案等要求美觀大方,有的藥材出售時,都先用小方紙包好,這方紙就是該藥材的說明書,印有藥材形狀、產地、藥性作用等,最后將裝有幾味藥材的小包統一包成大包,并告之該藥的熬法與注意事項。

藥材來源有川、廣、云、貴一部分,山西一部分;虎骨、鹿茸多是吉林貨,大德堂每年都有人去關內和吉林去采購藥材,用來自制成藥,即批發也零售。

在物資管理上,設有藥材倉庫,成品庫、出入庫一律有賬可查,店內規矩很嚴,勞金(正式員工)、學徒都食宿于店內,外出帶東西必須有本屋掌柜的檢看后方準帶出,如發現有拿摸行為,當即辭退。學徒入店,要有兩家擔保,新入店的勞金得有介紹人,否則是不能入店學徒或工作的。

店內有會計,對會計要求,賬薄要有總賬、紅悵、流水賬、材料賬、設備物品賬、產品賬、銷耗賬、來往賬等。要求日清、月結、年決算,3年一大結。民國初年,大德堂年銷售額在7萬元到10萬元之間。

盡管如此,大德堂到民國初年以后,經營狀況已顯頹勢,胡侶樵面對此景,心灰意冷,不得不將東街的門市房全套出賣,外棧房也易主他人。

1937年“七七”事變后,大德堂已不容易采購到川、廣、云、貴、山西等地的藥材,因而有時抓不全藥方,生意更加平淡,這時的正副經理為李振閣和楊景騫,勉強維持生計。1938年,楊景騫另謀出路,胡侶樵遷往北平,走前將大德堂剩余部分無償讓給李振閣。從此,李振閣以東家身份掌管大德堂。李投資2000塊銀元,重新開店,將“大德堂”改名為“大德堂興記”。但不管李振閣怎樣努力,到頭來依然是渾身乏術,無力回天,故而在1940年只好又易主于營口公積久藥棧,改名為“大德堂泉記”。1943年,日偽當局出臺了“七二五”物價停止令后,規定,所有的舊商品價格一律凍結,動則犯法論罪,這無疑又給“大德堂泉記”的生意雪上加霜,營業更加艱難,最后只得停業。

1945年11月26日國民黨軍隊占領錦州后,“大德堂泉記”由老城東街遷至東關瓜市大街(今洛陽路)路北,(今三角地附近)設有一個分店,恢復營業。但由于貨幣貶值,物價飛漲,藥材也買不進來,營業不佳。這時藥店的經理是白耀西。

1948年10月15日,錦州解放后,市政府實行“發展生產,繁榮經濟,公私兼顧,勞資兩利的政策”后,大德堂泉記獲得了新生和復蘇,此時經理為楊繼賢。1952年,大德堂泉記、天合堂聯合成立了建新聯合藥店,有職工20多人,經理萬馨久。1956年,建新聯合藥店等23家私營藥店實行全行業的公私合營,成立了公私合營錦州市中藥公司,恢復了大德堂藥店字號(隸屬市中藥公司),地址建于老馬路(錦華街)民權里7-31號。

“文革”中,紅衛兵掃“四舊”,砸了“大德堂”的牌子,改為“東風藥店”?!拔母铩焙?,又改為“老馬路藥店”。粉粹“四人幫”后,恢復了“大德堂”的名號,并由原來的平房改建成樓房,藥店面積比原來擴大了許多,增加到200平方米。改革開放以后,大德堂這個錦州醫藥界的老字號迎來了發展機遇期。1984年,藥店品種達到1500種,其中,西藥有:片、針、酊精、油膏、衛生材料、器械;中藥有:參茸、飲片、丸、散、膏、丹;獸藥有:針劑、粒藥等。銷售額:1980年為27.1萬元;1984年為46.5萬元,比1980年增加58.3%,1994年大德堂從業人員20人,經營中藥材、中成藥、西藥、醫療設備、獸藥等,銷售額達230萬元。

(此材料由錦州市著名史志學者、遼西文史專家,原錦州市地方志辦公室老領導牛廣臣提供。參考材料有:《錦州春秋紀事》、《錦州紀略》、《錦州市風物志》等。)


合作科室
科室: 不限 中醫科 更多

郭來門診

中醫科 主任醫師

35年臨床經驗

廣安門醫院

三級甲等

北京市 宣武區

內科雜病心腦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絞痛高血壓腦梗死頭痛眩暈失眠出汗胃炎胃潰瘍腸炎腹瀉咳嗽急慢性支氣管炎

周靜媛門診

中醫科 主任醫師

41年臨床經驗

廣安門醫院

三級甲等

北京市 宣武區

內科疑難雜癥急慢性腎炎腎小管間質性疾病腎功能衰竭糖尿病高脂血癥高尿酸血癥腦血栓消化系統疾病自身免疫病高血壓小血管炎紅斑狼瘡重癥神經衰弱更年期綜合亞健康調理婦科炎癥不孕不育

曹釙門診

中醫科 主任醫師

32年臨床經驗

東直門醫院

三級甲等

北京市 東城區

腎衰水腫急慢性腎炎腎病腎病綜合征膜性腎病復雜性泌尿系統感染各種腎功能衰竭、腎功能不全各種血液凈化糖尿病糖尿病腎病代謝綜合征肥胖甲亢甲減甲狀腺疾病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
點擊查看更多